
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 干咸小魚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

大家好,如果您還對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的知識,包括干咸小魚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
大家好,如果您還對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不太了解,沒有關系,今天就由本站為大家分享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的知識,包括干咸小魚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的問題都會給大家分析到,還望可以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開始吧!
寧波比較常見的魚類
1、帶魚
“帶魚要吃吃肚皮,閑話要講講道理。”這句把美食與哲理結合起來的俗語,至今仍被寧波人奉為信條。寧波帶魚的口碑,是吃貨們口口相傳下來的。印度洋和南海過來的帶魚,,魚眼的眼白部分呈黃綠色,背上有珠狀骨核,而且個頭都比較大,但其滋味遠遜東海帶魚。
坊間常見的帶魚,有東海帶魚、福建帶魚、南海帶魚、洋帶魚(多來自印度、印尼等國),寧波人習慣將東海帶魚叫“本帶魚”,價最高;業內分得更細:近海100公里以內稱“本帶”,100-200公里之間的叫“吊帶”,更遠的就是“外洋帶魚”了。
【吃法】除紅燒、抱鹽、風干外,寧波人尤愛白菜醋溜帶魚羹、蘿卜絲帶魚羹兩味。
2、黃魚
在寧波人眼里,千魚萬魚的滋味都比不上金燦燦的黃魚。黃魚好吃,在于刺少,在于肉嫩:因為刺少,不必剖腹,用筷子從口中攪出肚腸,沖洗干凈即可烹制,吃的時候也少了擇刺的麻煩;肉質呈蒜瓣狀,滑嫩無比。
如今野生大黃魚已近絕跡,坊間常見的均為養殖黃魚。辨識之法:野生大黃魚身體較瘦、體型修長,鰭亦長而尖,耳石堅硬且瑩白如玉;養殖黃魚體型較胖、肚皮大而短圓,看上去圓滾滾、肉嘟嘟,鰭短而鈍,耳石軟且泛黃。
【吃法】清燉、紅燒、油拖、做羹、制鲞;咸齏大湯黃魚、腐皮包黃魚、苔菜拖黃魚、彩熘黃魚、黃魚海參,寧波名菜。
3、鯧魚
《寧波志》提到鯧魚:“身扁而銳,狀如鏘刀,身有兩斜角,尾如燕尾,細鱗如粟,骨軟肉白,甘美,春晚最肥。”鯧魚一定要趁熱吃,冷了的話鮮味就跑掉,腥味出來了。
挑選鯧魚,也有很多講究,跟選美差不離。首先是要看身上的光澤度,“閃閃發光”的鐵定是上等的;二是不要嫌臟,最好再用手摸一摸肚皮,滑溜溜像絲綢的,肯定差不了。這2種是衡量它新鮮與否的好辦法;至于其身材呢,最好是扁平闊大的;要說味道好的,還是以中等個頭的為佳,肉質細膩、刺少鮮嫩。
【吃法】紅燒、蔥油、清蒸、酒糟。因其刺少,特宜與年糕同燒。
4、海鰻
海鰻,又稱狗鰻、灰海鰻。《隨息居飲食譜》:“鰻鱺產海中者,形大性同,多腌為臘。”新風鰻鲞,是寧波人對海鰻的至高禮遇,有“新風鰻鲞味勝雞”之說。鰻鲞好吃,另有一種沙鰻鲞,更是鰻鲞中的上品:淡火火、油瞇瞇、亮锃锃,蒸熟了還會卷起來。入口后唇齒間會有油脂爆迸出來的感覺。
用于制作鰻鲞的海鰻,均不宜用水泡洗,而要用干凈的毛巾擦拭干凈;隨后從背部將魚剖開,除盡內臟血沫,里外抹上用花椒炒熱的鹽,用小竹爿撐開,于通風處晾曬。上品的鰻鲞色澤透亮,油潤而熠熠生光,蒸來吃確是有種肥雞的口感。
【吃法】風干、抱腌、清蒸、紅燒。
5、鮸魚
鮸魚也叫米魚、鳘魚,與大黃魚同屬石首科,形狀、長相也相似,唯顏色偏黑。因鮸魚的捕撈季節恰在稻谷收割季節,寧波民間流傳這樣的民諺:“寧可忘割廿畝稻,弗要忘記鮸魚腦”。
此說夸張地道出鮸魚腦的鮮美程度。其實,鮸魚從頭到尾,全身都美味無比。甬俚云:“黃魚勿吃膠,一半嘸淘捎”,意思是光吃黃魚而把黃魚膠(魚鰾)丟棄,那么黃魚的一半價值就損失了;鮸魚膠也是一樣,盡管價值不如黃魚膠,但仍屬高檔花膠,以黃酒隔水燉服,云能幫助兒童增高拔長,俗稱鮸魚膏或鳘肚。
【吃法】清蒸、紅燒、醋溜、制羹、抱腌、制鲞。咸鮸魚燉奉化芋艿頭,奉化名菜。
6、梅童
梅童魚,跟大小黃魚是叔伯兄弟,同屬石首魚類(石首魚科)。《臺州府志》云:“似石首而小,黃金色,味頗佳,頭大于身,人呼為‘梅大頭’。出四明梅山洋,枚名‘梅魚’。或云:梅熟魚來,故名。”
和小黃魚相比,梅童魚長得童稚可愛,頭部更圓更大,故又叫“大頭梅童”,還有叫“大頭寶”的。一般1兩重的多見,1兩半一條的已是極品。梅童魚肉質細嫩,口味不比大小黃魚差。
【吃法】醬油蒸、干炸、紅燒、咸齏放湯。
風魚家常做法
用料:黑鮸魚400g、姜5片、吉利丁片3片、芫荽少許、枸杞少許、料酒一些、胡椒粉少量、鹽水750g做法:
1、將枸杞泡水,魚洗凈稍晾干。
2、去魚骨。
3、魚肉切大塊。
4、魚骨和魚肉在開水中汆燙,并瀝干。
5、另將750g水倒入鍋中,燒開,放入魚骨姜片燒開,小火熬稍收干。
6、再將魚塊倒入鍋中,將之燒開差不多一分半鐘關火取出魚肉。
7、.將吉利丁片放入魚湯中攪融化,倒入芫荽枸杞拌勻倒入合適的容器。
8、魚湯要沒過魚肉。
9、蓋上蓋子放入速凍,隔夜再切。
10、最好蘸香醋食用。小貼士:1、做魚凍要用大魚刺較少。2、最好用塑料容器。如果用玻璃容器冰凍之前要在里面襯一張塑料薄膜,以免難脫落魚凍。3、請客吃飯的話要窢乏促何詎蠱存坍擔開提前一天制作,以免沒法凍成型。
米魚魚膠的家庭做法
米魚魚膠是一道傳統的粵菜名菜,以米魚魚肚為主要原料,口感柔潤鮮香,是廣東省的特色美食之一。下面是米魚魚膠的家庭做法:
材料:
-米魚魚肚1份
-生姜3片
-雞蛋清2個
調料:
-食鹽1小勺
-料酒1濕勺
-雞精適量
-胡椒粉適量
-生抽適量
-水適量
步驟:
1.將米魚魚肚放入開水鍋中焯水,然后取出刮去魚骨、清洗干凈備用。
2.在米魚魚肚上切花刀或十字刀,注意不要切破,這樣可以便于魚肚的入味。
3.將飯勺放入蒸鍋中,放入雞蛋清,抹勻。將米魚魚肚擺放在雞蛋清上,用雞蛋清抹勻米魚魚肚,以便讓魚膠更上色。
4.將米魚魚肚撒上食鹽、料酒、胡椒粉、雞精,再倒上一點生抽,用匙子輕輕地拍打魚肚,將調料拌勻,觀察米魚魚膠有沒有變得發黏。
5.將姜片移到魚膠上,再倒入足夠的清水,不要太多,蓋上蒸鍋蓋子上大火蒸30分鐘到45分鐘,視米魚魚膠大小和火力而定,直到米魚魚膠變成透明狀。
一道可口的家常米魚魚膠就做好了。
干燒米魚的做法
主料:米魚750克。
輔料:豬板油50克,郫縣豆瓣醬50克,黃酒10克食鹽2克,白糖3克,米醋5克,胡椒粉1小匙,植物油20毫升,蔥5克,姜5克,蒜5克。
干燒米魚的做法:
1、米魚洗凈,兩面剞花刀,別太深,不然燒的時候會裂開。
2、豆瓣剁細細,肥肉切丁丁,大蔥切段段,姜蒜切塊。
3、炸魚,首先要保證不能粘鍋,最好在燒鍋的時候用姜的斷面擦一下,然后再下涼油,粘鍋的幾率幾乎為零,這個油要熱,兩面大火煎黃就成,不要時間長了,魚肉容易老。
4、把煎完魚的油倒掉,雖然有點浪費,可是這油不能要了,重新倒油,炒一個菜的量,不能太少,溫油放肥肉粒小火煸炒,別大火,糊了就不對了。
5、煸到肉粒縮小一些后放剁好的豆瓣,油溫不能高,小火慢煸至吐油出香氣,紅油出現。
6、下蔥姜蒜接著弄,香氣完全釋放出來,然后下黃酒,醬油一點就可以,不然燒完顏色太深。
7、倒湯,量以不浸過魚為好,放一點鹽,因為豆瓣很咸,醬油也咸,要是口兒輕的甚至可以不放鹽了,放糖,胡椒粉把湯燒開,然后把魚放入中火燒,燒的過程中需要時常的晃晃鍋,以防魚皮粘底。
8、一面燒三分鐘左右然后翻面再燒,汁快干的時候更要勤動鍋,不然三秒后就能粘鍋,然后看到鍋里面油多汁快收干的時候把魚盛出盤,然后大火熬一下鍋里的汁,最后淋一點醋就把鍋里的連干的帶稀的汁澆在魚上就可以了。
茄子鹽魚怎么做
主料
鹽魚適量,
茄子2個,
輔料
香菇粒適量,
肉末適量,
蒜蓉適量,
姜末適量,
蠔油適量,
白糖適量,
雞精適量,
老抽適量,
做法步驟
1.水泡過的鹽魚適量,拆去魚大骨,切成鹽魚粒備用;茄子兩個刨去外皮,先切成段再切成條,裝入碗中備用,香菇粒、肉末、蒜蓉、姜末各適量。
2.鍋燒熱倒入茄子,并沿鍋邊淋入少量的水翻炒茄子,多次少量的加水翻炒,直到將茄子炒軟后打出。
3.鍋洗凈燒熱,加入適量的油,倒入鹽魚粒爆香后打出,倒入適量的蒜蓉和姜末炒香,再倒入肉末一起煸炒,直到肉末炒熟,再倒入肉末一起煸炒,直到肉末炒熟,再下入香菇粒一起煸炒,直到所有輔料全部炒香后,下入茄子和鹽魚粒,加入適量的水平到茄子,加入適量的鹽、蠔油、白糖和老抽,煮至茄子酥軟,加入適量雞精,翻炒均勻,打入熱煲中,撒上蔥花,美味即成。
OK,關于咸米魚家常做法視頻和干咸小魚的做法大全家常竅門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本文鏈接:http://www.wzyaohuidianqi.cn/mei/70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