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簽冒菜家常做法,大盤雞的家常做法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竹簽冒菜家常做法這個問題,大盤雞的家常做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正宗冒菜配方及做法微辣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竹簽冒菜家常做法這個問題,大盤雞的家常做法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正宗冒菜配方及做法微辣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后,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后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青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分別串成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燒開之后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肴的火候燙制成熟。4.蘸食。燙制成熟的菜肴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后食用。
無名冒菜的做法
食材:火鍋丸子、魚豆腐、甜不辣、蟹棒、豆制品等
調味:蔥姜蒜、火鍋底料、香油、花椒油、白芝麻、香菜
1、做冒菜的食材,可任意搭配,多準備一些家人喜歡吃的,比如火鍋丸子、魚豆腐、甜不辣、蟹棒、豆制品和香菇等,把食材清洗干凈,該切的菜提前切好備用。
2、再準備一些配料,蔥姜蒜、花椒粒和一塊火鍋底料,喜歡吃辣一些的,再掰幾個干辣椒,增加辣度。
3、鍋加適量油,等油溫6成熱,下入蔥姜蒜和花椒粒,大火炒香,記得用鏟子不停翻拌,避免糊鍋。
4、加入一大勺郫縣豆瓣醬,要辣的那種哦,炒出紅油之后,下入一塊火鍋底料,用鏟子輕輕鏟開,炒出香味。
5、根據個人的飯量,加入適量的水,蓋上鍋蓋,大火煮開,等待5分鐘再開蓋。
6、五分鐘之后,用漏勺把里面的調料撈出來,操作時要控干湯汁,可以扔掉。
7、下入魚豆腐、甜不辣、火腿腸、蟹棒、豆芽、、豆腐皮、香菇、金針菇和青菜等,根據自己的愛好即可,并無具體要求。
8、每個菜下入的時間并不同,像青菜類容易熟的,可在最后放入,等全部食材煮熟后,淋入適量香油、花椒油,攪勻即可出鍋。
9、先把煮熟的菜撈出,放入碗中之后,澆上湯汁,可撒一些蒜末、香菜和白芝麻增味
冒菜外賣做法
工具材料:蔬菜適量,肉適量,干海椒30克,花椒面30克,郫縣豆瓣500克,高湯適量。
做法: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后,下郫縣豆瓣(先剁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后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肴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肴的火候燙制成熟。
4、蘸食。燙制成熟的菜肴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后食用。
冒菜面做法全過程
原料
骨頭湯(500g)
丸子(200g)
胡椒粉(15g)
小米辣(15g)
辣椒面15g
雞精15g
配菜100g
榨菜15g
方法/步驟
1/4
湯中加入調料
骨頭湯中加入適量的胡椒粉,適量鹽適量雞精適量辣椒面,再加入適量冒菜底料。
?
2/4
放入丸子煮
蓋上蓋子開大火把湯燒開,燒開后放入一個漏網,然后把準備好的丸子放入到漏網里面煮。
3/4
加入配菜煮
依次放入準備好的配菜煮熟,把丸子和配菜煮好后放入到一個大的盆里。
?
4/4
撒上香菜小米辣
往盆子加入煮冒菜的湯汁,最后撒上適量的香菜適量的榨菜適量的小米辣就可以開吃了。
三顧冒菜做法
一,熬制高湯
豬大骨3根,雞骨架5個,放在鍋里焯水清洗干凈,煮的時候加白酒姜片去腥,放在50斤水的高湯桶里,加入生差200克,白酒150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制2個小時左右即可使用。高湯的保存方法:每天使用后必須燒開,燒開后不要攪動,湯鮮度不足后更換雞架大骨。
二、冒菜底料的炒制
香料準備:陳皮5克、香葉6克、草寇10克、八角15克、草果10克、白扣15克、小苗香10克、香茅草3克準備好后用粉碎機打成中粗備用。
新一代辣椒200克、滿天星干辣椒200克、燈籠椒200克,用水煮軟,然后打碎,制作成糍粑辣椒;鍋里放菜油3斤、牛油1斤大火燒到油出煙,關火待油溫降至100度左右,下洋蔥、姜片、大蔥段、芹菜、香菜小火熬制到姜片發干撈出;然后放下糍粑辣椒,花椒100克,中粗的香料,豆瓣醬200克炒到辣椒皮發干后、加入醪糟50克、豆豉50克,10克孜然粉,攪拌均勻起鍋發酵24小時后使用。
三、調味方法
鍋中加入高湯三斤,下入炒好的冒菜料200克,燒開熬15分鐘,撈去殘渣,調入雞精、味精、鹽、雞汁、耗油、藤椒油調料味,碗底打雞精、味精、陳醋、蒜末、白糖、青紅椒圈、芹菜末備用,根據食材熟的先后順序依次放入不容易熱的,再放入容易熟的煮熟后倒入碗中,加入適量湯撤上蔥花香菜即可。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本文鏈接:http://www.wzyaohuidianqi.cn/mei/69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