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指 張江外匯交易中心上班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指,以及張江外匯交易中心上班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為什么倫敦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倫敦紐約是世界...
這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關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指,以及張江外匯交易中心上班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為什么倫敦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
倫敦紐約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華爾街大家都知道;但在外匯這一塊,我記得我讀過的一本書上寫道倫敦是世界最大的外匯交易中心,可能是因為倫敦的金融發展歷史較長,對貨幣市場的管制相對較少,法制完善??傊?,倫敦市場與紐約市場時間段是一天當中外匯市場交易最活躍、匯率波幅最大的。
怎么了解一個國家的外匯市場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注意到已經有好幾個網友回答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從另一個角度來回復,稍微分析一下國內的外匯市場吧。
今年2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推出澳元兌美元、歐元兌美元、英鎊兌美元、美元兌港元和美元兌日元五個貨幣對的外幣對貨幣掉期交易,并新增人民幣對澳元貨幣掉期交易。
5月29日,在“第十五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利率、匯率衍生品分論壇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董事長胡政在致辭中表示,中金所正研究外匯期貨產品;將推動銀行、保險公司、QFII、RQFII進入市場。
6月上旬,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中國外匯》撰文指出,豐富交易工具,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推出外匯衍生工具品種,便利金融機構為市場主體提供外匯服務。
目前,國內外匯市場已形成了包括外匯即期、外匯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外匯期權等國際成熟市場的基礎產品體系,可交易貨幣超過30種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涵蓋了我國跨境收支的主要結算貨幣。未來隨著外匯期貨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外匯衍生品交易工具,為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等套期保值、防范匯率風險提供更多的選擇。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cny門店是什么
CNY主要分為外匯零售市場和外匯批發市場。
零售市場是指銀行與客戶之間的外匯市場,是國內最早形成的外匯市場,交易雙方進行柜臺式的外匯買賣,企業和個人客戶在零售市場辦理外匯結售匯業務。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認定里,國際上普遍認可的人民幣貨幣符號為CNY,日元為JPY。這是因為亞洲有幾個國家的貨幣單位均為元而做出的區別,CNY受中國的法律法規和監管約束和影響較多。CNY市場的發展時間長、規模大,CNY匯率即指中國大陸地區的人民幣即期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
在中國進行外匯交易有哪些途徑
隨著中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朋友們開始涉足外匯交易(FXTrading)。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講講外匯交易的主要途徑,以及涉及的風險。
由于目前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因此在國內還沒有合法的外匯交易平臺。國內的朋友如果想要參與外匯交易,就需要找一家海外的外匯交易平臺進行注冊和開戶。海外的外匯交易平臺五花八門,魚龍混雜。我建議大家只考慮那些名氣比較響的,規模比較大的交易平臺。
絕大部分海外的外匯交易平臺,提供的交易方式都是CFD。CFD是Contractfordifference的簡稱,中文名叫差價合約。
CFD向投資者提供的價值如下。首先,CFD向投資者提供“杠桿”,因此可以放大投資回報。當然,杠桿是一把雙刃劍,既然可以放大投資回報,同時也能放大投資損失。
其次,CFD類似于一個“對賭”合約,因此不受市場上能夠買到的股票/期貨合約的流動性限制,可以讓投資者自由選擇做多頭或者空頭。如果投資者看空某一個資產(比如某個股票或者貨幣),可以通過CFD進行做空,而不必考慮在現實中是否可行。
與CFD提供的靈活性相對應的,是CFD帶來的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risk)。由于CFD本質上是一個對賭合約,投資者的交易對手為券商或者交易平臺,而不是證券交易所,因此投資者需要承擔交易對手風險。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投資者從交易平臺那里賺到了1百萬,但是隔天該交易平臺倒閉了,那么投資者就可能面臨收不回該平臺欠他/她的那部分交易利潤的風險。
上面這張圖顯示的是一個CFD交易的簡單例子。假設某投資者做空某股票,在1塊錢價位賣出1000手。該合約的賬面價值為1000塊,但是由于CFD提供杠桿,因此投資者只需要繳納5%的押金(50塊)。現在假設該股票價格下跌22%,到7毛8分,投資者在此時獲利平倉。他的回報即1000塊-780塊=220塊(扣除傭金前)。如果以交易成本50塊來計算的話,投資者回報為440%。這就是杠桿的魔力。
當然,上圖中顯示的只是投資者賺錢時比較理想的狀態。當投資者虧錢時,由于杠桿作用,其虧損的速度也比一般投資要快得多。事實上如果投資者只上繳5%的押金,那么在其投資市值下跌接近5%時,券商就會通知投資者補倉,否則該投資組合將會被強行平倉。
在過去幾年中,CFD市場經歷了爆炸式的增長。比如上圖顯示,CFD所屬的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OTCDerivatives)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作為金融衍生品的一種,CFD的市場規模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20%。
上圖顯示的是世界CFD市場規模增長最快的五個國家。我們可以看到,CFD在日本和新加坡的增長非常迅速。以新加坡為例,CFD投資者數量和交易額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了65%和75%。這些增長主要來自于外匯交易投資者的交易活動。
但是在這表面的光鮮之下,很多人對于自己從事的外匯交易的風險并不是很理解。有很多關于外匯交易的研究顯示,大部分外匯交易投資者都是虧多賺少。這其中很多原因。首先,世界外匯市場的交易流(Tradeflow)主要控制在幾家大銀行手里,因此和這些大銀行相比,普通外匯交易投資者的信息和科技劣勢十分明顯。
上圖顯示的是2017年1月17日英鎊對于歐元外匯匯率的日間變化。那天早上,英國首先特麗莎梅發表了關于英國脫歐的公開演講。我們可以看到,在特麗莎梅開始演講后,英鎊兌歐元匯率就開始急速變動,在短短一小時內上漲了1.5%左右。外匯投資者如果想要在外匯市場上占得先機,就需要領先一步,在那些重要事件發生之前就做出正確的預判。而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其次,外匯市場變動頻繁,經常會在某一段時間內有大范圍的價格波動。
上圖顯示的是歐元兌美元在2011-2013年間的歷史匯率。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段時間內,有不少天數的每日匯率波動幅度都超過了2%。假設一位外匯投資者采用1:50的杠桿,那么如果他投資的外匯波動超過2%(即虧損超過2%),這位投資者就需要補倉,或者被強行平倉。
在很多場合下,如果外匯市場的波動過于頻繁(比如3%甚至更高),投資者甚至沒有補倉的機會,就會被券商或者交易平臺自動平倉。在這種情況下,杠桿反而成了投資者的“催命鬼”,在不知不覺之中讓投資者口袋中的“賭博金”慢慢消失。
英國的金融監管機構FCA,在2016年12月發布了一篇研究報告。該報告詳細研究了散戶投資者在CFD市場中的投資得失。
在該報告中,研究人員假設有1000名投資者參加CFD市場交易,每人的起始資金為100英鎊。由于市場固有的波動性,這些投資者在某一個時候總會遇到市場大跌而被強行平倉,導致血本無歸。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投資者采取的杠桿率(上圖橫軸)越高,那么他們損失的數額(上圖縱軸)就會越大。
絕大多數外匯交易平臺,都會向投資者提供各種各樣的杠桿。比如上圖顯示的是一些比較大的外匯交易平臺提供的杠桿率。Oanda可提供的最高杠桿率為100倍,IG和CMC則可提供高達400-500倍的杠桿率,而不受監管的FXGlory更是將杠桿率提高到了驚人的3000倍。這些貌似“免費”的杠桿,其實也是將很多投資者財富卷走的“大殺器”。
英國金融監管機構FCA的執行董事ChrisWoolard在報告中說:我們對于越來越多散戶參與CFD交易的現象深感擔憂。他們中的很多人對于杠桿交易帶有的風險沒有足夠的認識,經常在短時間內遭受重大的投資損失。這句總結可謂點中了大多數外匯交易個人投資者的核心問題。
2016年12月,FCA發表公開聲明,建議英國政府對于CFD類金融產品推出更為嚴格的監管標準。這些新措施包括:
1)向個人投資者客戶披露更多的風險警示。
2)對于經驗不足的個人投資者(少于12個月),將最高杠桿率限定在25倍以下。
3)對于所有的個人散戶投資者,將最高杠桿率限定在50倍以下。
4)禁止交易平臺通過任何手段促銷CFD產品。
在該聲明被發布后,世界上最大的外匯交易平臺之一CMCMarkets的股價應聲下跌30%左右。要理解這個股價下跌現象,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政府規定賭徒的最高賭注不能超過一個限額(比如1萬塊),該政策對于賭場利潤的影響有多大。FCA建議的新政策對于外匯交易平臺的影響作用也類似。
總結
外匯市場瞬息萬變,深受很多投資者(投機者)的青睞。由于CFD提供杠桿,放大交易盈虧,受到不少投資者的追捧。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杠桿本身并不是萬靈藥,只是一個簡單的放大器。在放大投資利潤的同時,杠桿也增加了投資風險,導致更多的投資者被“三振出局”。
投資者和外匯交易平臺或者券商通過CFD“對賭”贏面比較小的原因在于,投資者在市場下跌時會被平倉(被剝奪繼續博的機會),而交易平臺或者券商則不會。這就像賭場里莊家和閑家的區別:只要莊家的資金量夠雄厚,可以一直玩下去,他的贏面要大大高于資金量有限的散戶賭客。
在涉足外匯交易之前,投資者需要對外匯交易平臺和交易規則做好充分的盡職調查,詳細了解交易風險之后再考慮開始交易。用更多的知識武裝自己,是成為聰明投資者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外匯管理局和外匯交易中心是什么關系
國家外匯管理局為副部級國家局,內設綜合司、國際收支司、經常項目管理司、資本項目管理司、管理檢查司、儲備管理司、人事司(內審司)7個職能司和機關黨委。
設置中央外匯業務中心、信息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中國外匯》雜志社4個事業單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暨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簡稱交易中心),為中國人民銀行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提供銀行間外匯交易、人民幣同業拆借、債券交易系統并組織市場交易;辦理外匯交易的資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幣同業拆借及債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務;提供網上票據報價系統;提供外匯市場、債券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信息服務;開展經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關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是指和張江外匯交易中心上班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本文鏈接:http://www.wzyaohuidianqi.cn/ke/39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