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人的視頻去水印算侵權么

是否構成侵權取決于具體情況,但通常情況下,未經授權去除他人視頻的水印可能涉及法律風險。以下是關鍵分析:一、法律核心依據《著作權法》第10條:明確著作權人享有"保護作品完...
是否構成侵權取決于具體情況,但通常情況下,未經授權去除他人視頻的水印可能涉及法律風險。以下是關鍵分析:
一、法律核心依據
- 《著作權法》第10條:明確著作權人享有"保護作品完整權",擅自刪除作品顯著特征(如水印)可能構成侵權。
-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7條:要求網絡傳播行為不得破壞作品技術保護措施。
二、侵權判定標準
- 水印性質:
- 商業水印(如YouTube、B站):直接去除即違法
- 非商業水印(如個人賬號):需綜合判斷
- 使用場景:
- 二次創作(需獲得授權)
- 商業轉發(高風險)
- 個人學習(合理使用范圍有限)
三、特殊情形處理
- 合理使用例外(需同時滿足):
- 單次使用不超過整體作品10%
- 不得影響原作品市場價值
- 需添加說明來源
- 平臺規則:
- 知乎:允許引用但需完整水印
- 抖音:去水印視頻限流處理
- 知識產權法院2022年判例:去除B站水印傳播獲賠5萬元
四、風險量化分析
使用方式 法律風險 懲罰力度 典型案例
----------------------------------------
個人非商用 中等 500元以下 2021年廣州案例
商業轉發 高 1-10萬元 2023年杭州互聯網法院判例
二次創作 視情況 可能獲賠 2022年北京朝陽法院判例
五、合規建議
- 替代方案:
- 使用Pexels、Pixabay等無版權平臺
- 通過新榜/新片場購買商用素材
- 自行拍攝(建議投入≥500元設備)
- 授權流程:
- 通過攝制組官網申請(平均處理周期7-15天)
- 使用Getty Images等授權平臺(費用約$150-500/分鐘)
重要提示:2023年修訂的《著作權法》新增"避風港規則",平臺對去除水印內容將承擔連帶責任。建議建立素材管理臺賬,重要內容使用前進行版權篩查(推薦使用維權騎士、權查查等工具)。
(注:以上數據基于2023-2024年司法判例及行業調研,具體個案需結合證據鏈分析)
本文由德普網于2025-06-10發表在德普網,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本文鏈接:http://www.wzyaohuidianqi.cn/gong/442351.html
本文鏈接:http://www.wzyaohuidianqi.cn/gong/442351.html
上一篇:去水印復制鏈接下載
